創業者的必修課

流浪如何改變我的人生:我在另一個世界的所看到的事

為了追尋自我而流浪

我曾經到雲南流浪六個多月,那是一段探索人生的旅途。我去到雲南最鄉下的地方,和當地人一起生活,下田拔玉米、摘茶葉,在大山裡面騎擋車越過中緬邊界,在沒有路燈的鄉下和他們一起烤核桃配啤酒。

現在回想起來,還真的有點瘋狂。

我是那種一想到流浪就熱血沸騰的人,總期待自己能夠像那些流浪電影一樣,去了一趟就領悟一些人生真理,脫胎換骨。

但是,流浪到了最後,我也沒有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

我來到難以想像的世界

我在那個世界,看到了我平常難以想像的世界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中緬邊界的緬甸人。他們講的不是緬甸官方語言,也不是普通話,而是一種地區性的方言。對這些人來說,長大就是在這個很貧脊的土地上繼續種田,無止盡的勞力,換來極少的報酬。

又經過多年的摸索,開始覺得人生應該要有熱情才對,不能再為一些沒意義的事情瞎忙。

我認真問自己,什麼才是我的人生熱情

於是我發現,我怎麼想都是我在雲南看到的那些人

我想到那些必須靠辛苦勞力工作才能養活家人的人、那些為了賺更多錢而去富士康賣命的人、那些無能為力在社會上翻身的人,我就覺得好想要做點什麼啊

我能給什麼

我一想到這些人,就覺得自己能給的實在太少,所以不能停止學習,遇到再大的挫折,也要咬牙撐過去。我總是想,現在網路這麼發達,我應該要能做些什麼才對。

最近看了一本書,叫做「給予」。這本書的作者說,給予者在自己能力不足,卻被逼著要犧牲的時候,還是會選擇給予,而且會選擇給予更多

給予,對我來說,不只是責任,而是生命最強的動力。

我也許不能給什麼,但我很固執,沒那麼容易放棄

人生這麼辛苦,為了什麼?

這些給予者看似愚蠢,但也只有給予者自己才會知道,給予所產生的力量有多大。要打倒一個自私的人,可以說是非常容易,因為自私的人一下子就會放棄了。但是我相信,一個無論如何都要給予的人,是永遠打不倒的

哲學家沙特說,「人生就是突然的激情,如此而已。

人生這麼辛苦,如果只是為了賺錢而活,那是絕對不值得的

我認為創業也是如此,如果不是為了心中的那份熱情,那辛苦又是為了什麼呢?如果不是為了一些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,如果只是為了利益,那麼再成功也是白努力一場。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。

當我日復一日地逼自己打起精神,逼自己專注,逼自己撐過難關,在每個疲憊感來襲之時仍然堅持往前走,如果不是為了什麼有價值的事情,我還真的撐不下去。

別用這個眼神看我

並不是我很會捕捉一瞬間的表情,是這個小孩從頭到尾就是這個表情,我就算拍一百張,每一張都會是相同的表情。他沒有別的表情了

我不知道為什麼,一個小孩可以有這樣的眼神。我不知道他們的感受是什麼,無法想像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。我只知道,當我一直看著這個眼神,會想哭。

看到這些景象,想到那些窮到無以復加的人,我會覺得要改變世界幾乎是不可能。但我沒有什麼其他想做的,也沒什麼其他想努力的了。就讓我用自己的生命,為那些受苦的人,出一點力吧。

 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