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一修煉 創業者的必修課

為什麼聊天機器人的觸及那麼好?有沒有什麼道理可以運用在一般貼文上?

【臉書貼文實驗結果公佈】

最近Po的4篇文,剛好可以構成一個小實驗,這個實驗的主題是,「為什麼聊天機器人的觸及那麼好?有沒有什麼道理可以運用在一般貼文上?」

那麼,就讓我跟大家報告一下這4篇文的實驗結果吧:

第一名 觸及170%

3/8發了一篇文請大家幫我做問卷,串了聊天機器人,結果獲得1022則留言(其中一半是機器人),觸及了28294人,是我粉絲數的170%。因為有串機器人,不意外地得了第一名。但畢竟機器人也不適合每天用,總是得換換口味,讓我們看看其他貼文表現如何:

第二名 觸及50%

3/13的貼文,是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,加上呼籲大家留言1-10,展示自己的疲累指數。結果獲得了109則留言,觸及了8312人,大約是我粉絲數的50%,而且感覺還在持續觸及,尚未結束。

第三名 觸及46%

3/10的貼文,是一篇比較需要耐心閱讀的長文,加上呼籲大家留下自己的網站/粉專,獲得57則留言,觸及了7686人,是粉專人數的46%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篇貼文的讚數比第二名多40個,分享次數則是一樣,但是觸及就是比較少。

第四名 觸及34%

3/11的貼文,就是個一般貼文,留言數少,讚也不多,觸及還是有5716人(34%),可能因為圖片裡有妹子,觸及還不錯(誤)。

實驗結果

說是結果但其實都是我的推測,臉書演算法終究是個謎 1. 聊天機器人的觸及多,是因為留言數多且集中在短時間內,臉書可能喜歡這種有爆發性的貼文。 2. 如果能夠引發大家留言,而且是有變化一點的留言,不是單純「留+1就抽獎」,觸及的效果也會不錯。 3. 平常有呼籲大家要把我設為搶先看,可以讓一般貼文也有不錯的觸及,不至於全軍覆沒。 總之,聊天機器人很紅,但真正造成機器人有超高觸及的關鍵,不是這個技術,而是引發留言的機制,就算不是使用機器人,只要能夠引發大量留言,也可以有不錯的觸及噢!反過來說,如果你的機器人,並沒有促使用戶留言的誘因,那麼再精美的機器人也跑不動喔~

如果你覺得這篇實驗結果,讓你有了一點新想法,請在下面留言「好」、「讚讚」、「Good」

發表留言